欢迎访问乐酷家

海派戏剧遇上京派眼光

新闻动态 2024-10-04 user795653


  今年春天,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应北京人艺的邀请,携《原告证人》、《资本·论》和《活性炭》三部作品在首都剧场演出。
  其中,《原告证人》和五月将再度来京的《无人生还》,都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戏剧代表作。这一系列作品在商业上极其成功,《无人生还》在上海已经演过五轮,依旧场场爆满。
  然而《原告证人》到了北京似乎“水土不服”,首演结束时,网上就出现了众多褒贬不一的评价。批评的声音主要集中于该戏缺乏“二度创作”,也就是在已经成形的著作基础上,没有对作品加以发展或明显的改变,意指该戏完全照剧本演出,没有戏剧人自己的创作,这和北京的戏剧重原创、重导演演员个性展示的主张格格不入。
  海派经典遇上京派文化,其实是两种艺术观的碰撞,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一些经典戏如《商鞅》、《秀才与刽子手》都在北京获过好评。吕凉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艺术总监,又是《原告证人》的主演、《活性炭》的导演,对于这次在北京听到的种种声音,和因此折射出的京沪两地戏剧的不同,他有自己的理解。
  从小说到舞台的过程就是二次创作
   BQ=《北京青年》周刊L=吕凉
   BQ:这次《原告证人》来京,部分评价认为,基本是照搬小说或照搬电影?
  L:我不同意这个观点。很多人谈到二度创作的问题——如何在一个已经很完备的剧本上进行再创作。确实有人说这部戏是“立起来”的小说。但事实上,从小说到戏剧,从文本到舞台这个过程就是二度创作。但这个戏靠情节取胜,演员的创作空间受到限制比较多。电影剧本不是阿加莎改的,对原剧本改动还是蛮多的。我们的戏完全是按照阿加莎写的剧本来的。
   BQ:能不能具体说说?
  L:比如演员的表演。《原告证人》剧本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语言上的不停重复,重复的细节总有不同的地方,比如台词不同或者问的方式不同,在现实中的法庭上就是这样一种程序。
  但原剧本太长太枯燥了,照剧本演观众肯定会厌烦,因此我们让演员有自己的创造。比如那个笨拙的法医,这个人物在舞台上的形象完全是我们的原创,希望运用一种漫画式的勾勒方法,调节观众在视觉、听觉上的疲劳,诸如此类的创作很多,实际上这就是导演、演员的二度创作,这些二度创作在戏里是隐藏的,这部戏导演最大的能力就是让演员不露痕迹地把创造力展现出来。
   BQ:但和其他的戏比较起来,这样的戏导演和演员的发挥是有限的。
  L:这就涉及戏剧风格的问题,有的戏是让演员充分展示自己的,有的戏是靠剧本的,有的戏则是阐述导演思想的,搞艺术的最大乐趣就在于千奇百怪,应该用不同的标准评价不同风格的戏。
   BQ:对于上话这次来的三部剧《原告证人》、《资本·论》和《活性炭》,网上掀起了比较热烈的争论?
  L:以前同行之间互相照顾面子,有些比较尖锐的意见不会直接说,微博的好处是谁也看不见谁。有些意见确实非常好,比如@北小京写的《活性炭》,他说音乐用得过大,这是我们一直意识到的问题。但是有些意见就过分强调个人感受,忽略了一部作品在艺术创作上的个性。导演、表演甚至灯光、音乐都有创作个性,一个导演要把把方方面面的个性统一到一起,统一的好就是好戏。一个评论人如果能看到这一点,那就是专业的。
  京沪戏剧氛围大不同
   BQ:当初是怎样的契机开始做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的?
  L:非常有幸认识了童歆、林奕夫妻俩,他们是上海戏剧学院的毕业生,毕业演出就是阿加莎的《捕鼠器》,后来成立了独立的捕鼠器戏剧工作室。是他们最早发现阿加莎的戏剧市场的。当初捕鼠器工作室向我们(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提出合作时,我们真的是持怀疑态度。阿加莎的小说读者都看过,电影也很多,戏剧能比电影还精美吗?
  我们抱着谨慎的态度进行合作,第一个戏是《无人生还》,结果场场爆满,于是坚定了合作上的信心。
   BQ:阿加莎的这些戏在商业上很成功,初衷是为了迎合观众的需求吗?
  L:不是迎合,我们也有自己的底线和艺术标准。这个是情节戏,没有更多的对社会的关注,美学哲学的阐述,就是观众喜闻乐见的、带有很强商业色彩的戏,观众非常喜欢。但是制作非常严谨,没有粗制滥造,没有低俗和庸俗的东西,没有让演员艺术家们失去底线,虽然不是很新,近似于模式化的展示,但我觉得属于艺术创作范畴内。
   BQ:这可能是北京、上海两地戏剧观的差别,北京就几乎没有这样的戏剧。
  L:北京的很多戏关注政治,关注历史,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很多人觉得那样才是戏剧应该有的责任。我同意,戏剧应该承担那样的责任,但这不是戏剧的惟一责任。我们把文化和娱乐分开,但必须承认这两者有互相包含的地方,这个界限怎么分,见仁见智。
   BQ:据说在上海做戏需要面临商业的回报等问题,做一个实验性的戏剧比较难。
  L:民营院团我了解的不是很具体,从文化上来说,北方人很豪气,会有人跟你说“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钱,你拿着玩去吧”,他觉得你喜欢我就帮你一把。上海这类人就比较少,这跟早年形成的殖民地文化有关,投资人会想“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会要求回报。两种形式各有利弊,北京这种因为数量大,做得多了没准就真出一个好的,而上海的严谨也不能说没有道理,钱要放在有用的地方。
  此外,北京的官方机会也更多,上海只有宣传部和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造成集中在一起灵活性就不够。
   BQ:现在上海戏剧面临人才缺乏的问题吗?
  L:相比下北京是文化中心,到北京打天下的更多。这也是我们目前的悲哀:本土没有人才,都是外面的戏到上海来演。很多反响不错的戏第一出品单位都不是上海。“求回报”对于谨小慎微又想有成就的人来说是好的方法,但对于上海的戏剧创作来说就未必。
  我们每年给年轻导演专门一笔钱,不要求商业回报,只看他的艺术水平。何念导演算个例子,他在艺术上的尝试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的,希望随着他年龄增长,阅历逐渐增多,能有更大的拓展。我们也会尽量给艺术人更大的空间,他要去拍电影也得让他拍,徐铮也是我们的演员,现在就成为票房之王了。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第三方或整理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展示,不拥有所有权,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图片等内容有涉及版权/违法违规或其他不适合的内容, 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Copyright © 2099 乐酷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苏B2-20221286

苏ICP备2022030477号-14 |——:合作/投稿联系微信:nvshen2168

|—— TXT地图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