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塔巴村古泥陶
新闻动态 2025-01-18 kjkhf54565
西藏拉萨墨竹工卡县塔巴镇塔巴村,是拉萨-林芝-泽当藏东、藏南旅游黄金线318国道上的一个西藏农业小村,全村也就20余户人家。如果乘车从拉萨到林芝,过了墨竹工卡县所在地塔巴镇一公里左右,被公路从中穿行,路边十余户人家隔路相望的一个小村,便是塔巴村——历史上因烧陶器而闻名的小村庄。如果稍加留意,村边公路两侧能看到一堆堆红陶土,那是塔巴村烧陶留下来的遗迹,是塔巴村制陶人祖祖辈辈制陶留下的标记。
土与火抟烧成器
西藏民间制陶约有5000年历史。在新石器时代,藏族祖先与内地中原和世界上其他地域国土上的先民们,不约而同地发现了火与土烧炼的奇迹,原本松软的土地经火烧过,一夜间发生了质的改变,泥土变陶,先民们欣喜不已,试着以枝条编织为胎,涂上泥巴在火上烧烤,或以泥条捏制成(即古老的制陶盘筑法)想象器物,经火烧烤变泥土成器具,用来打水盛水或用来烧水烹煮食物,其食物比生食和直接在火上烧烤的食物要香酥绵软,入味易食。从此,水与肉食以及植物种子的烹煮融合,以一种飞跃式的创新,不断制作出日益丰富的食物和饮料。
动植物经高温烹煮,容易消化吸收,人们少生疾病,由此而减少了生食,人类体质随之向更加健壮方向进化。陶器是人类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间,在相差不远的时期内普遍的发现,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最伟大的发明与创造之一。陶器影响着人类文明发生了革命性进步,推动了人类社会迅速跨入更加文明时代。
上世纪70年代,西藏考古工作者在昌都县卡若村发现新石器遗址,发掘出一大批极有价值的出土文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一件单口双腹连体陶罐,为手工捏制而成,外饰几何纹饰,造型奇特而美观,它显然不是生活中用于烹饪的器皿,而是经过百年以上乃至千年的制作经验,经过适当烧制时间的一种成熟的工艺品,制成时间约在4500年——5000年左右,它历史渊源久远,外形制作精美,承载着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被西藏博物馆作为镇馆之宝,并以其造型设计了西藏博物馆馆标徽志。
拉萨墨竹工卡县塔巴村烧陶约有千年历史。西藏旧政府以及拉萨的达官贵族,重要寺院,都曾定制使用塔巴村烧制的陶器,因而塔巴村在西藏有类似于历史上内地陶瓷官窑烧造场的地位。
古法手工制作
知道塔巴村是十多年前的一次路过。
那天去往林芝,经过塔巴村时,见路边几堆烟雾,像是烧石灰的土窑,过后才听同行说,这就是有名的西藏塔巴烧陶村,从不建窑烧陶,与几千年前的古老烧陶方法一样,就地堆烧。此次经过未及停车细看,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和丰富想象。在此后不久,我专门到塔巴村考察采访了烧陶的民间艺人,采访参观了制作过程:从村外山坡挖取红粘土,以石锤砸碎过筛,掺入一定量的石英粗砂或云母矿砂,制成陶泥,堆放两天以上便可用来制作。以自制的手动轮盘,置泥其上,以盘筑法手捏拍打,或以陶制器具为内模,以轮制拍打成型,脱模镶底,粘接圈足,以软皮布条湿水抹光,用木条刻画图案,一件陶器泥胚便制成,经阴晾晒干,即可烧制。
西藏制陶村多为农村,远离林区,缺少木柴作燃料,由此导致了堆烧工艺难以向窑烧提升进步。草根经过多年盘结变为腐质可燃物,又称为泥煤。制陶人从村野河边或草地挖取多年生草皮,晒干备用。在平地先铺垫一层草皮牛粪,陶胚置上,大罐套小罐,大件套小件,合理置放,空隙间填塞草皮或牛粪。其上再覆盖较厚一层草皮和干牛粪,四周用石板围护以保火温,用干草秸秆和牛粪引火点燃,借助自然风助燃,经过十多小时燃烧,草皮牛粪化为灰烬,泥胚烧结变陶。至此,烧制过程结束,冷却几小时即可拨开烧土取出陶器。一件件陶胚由土黄色变为褐红色,体积略有收缩,泥土化陶,完成了火与土的熔炼艺术,成为一件具有实用功能的工艺品。
制陶人平时仍以农耕为主,仅在春耕前或秋收后农闲时才制作陶器。在西藏几乎没有以烧陶为生的职业制陶人,称他们为陶农更为贴切。
陶农们心怀喜悦地将自己的作品简易包扎,装上马车或拖拉机,近些距离的以牦牛或驴驮,带去城镇或邻乡销售。也可以物易物,用陶器换取青稞、干肉或盐巴等生活物品。一户陶农(一人或父子2人、弟兄2—3人)一年下来可烧制销售二三百件大小陶器,因而陶农家的经济状况一般略好于普通农户。
制陶村向外输出了精美陶器,却大片挖走了当地的草坪绿茵,致泥沙暴露,十几年至几十年草不复生。平时自家的牛粪舍不得烧茶煮饭,甚至还要从外乡买些牛粪来补充燃料,烧陶留下的却是一堆失去了有机质的陶土灰烬,要若干年后才能返还农田。
因职业关系,我曾对西藏墨竹工卡、林周、扎朗、江孜、谢通门等县的制陶村多次进行调查采访,向陶农深入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面临困难和真心愿望,多数陶农对制陶业前景茫然,既不知道市场多大多小,也不知该如何改进提高以适应市场需求,只是为自家生活日用需要,或为村民乡邻亲朋好友定制,每年农闲时节,不紧不忙中烧制陶器,并不拿它当作主要营生。
快节奏与慢生活
由于西藏地处西南边陲,与内地交通不便,历史上与内地和邻省区物质文化交流处于半封闭状态,因而形成相对封闭保守的生活方式。千百年来,陶器在藏族生活中担当着重要角色,每日里燃烧桑烟的香炉、节日里燃灯供佛的油盏,以至烧香礼佛的香炉,都离不开大小陶器,是烧饭、酿酒、喝茶、饮酒、烹饪乃至储粮、盛水、装油都离不开的主要生活器具。陶器不仅仅作为日常生活用具,也是藏族百姓家中最为普及和讲究的工艺品,在藏族百姓生活中,陶器没有实用具和工艺品之分,既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也是生活中的亲密伙伴。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后,随着钢铝、塑料制品大量面市,轻便而坚固耐用的现代器皿取代笨重而容易破损的陶器已成必然,陶器逐年淡出了藏族群众的生活。最早取代西藏陶器的日用器皿是平底平盖的“汉阳锅”,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西藏从城镇到乡村,市场上无处不见它的身影,无论家中煮饭或野地烧茶,几乎无可替代,至直今天,仍有不少农牧民还在使用。“汉阳”一词作为锅的藏语音译而直接成为藏语词汇。
塑料制品取代陶器则来得更加凶猛。上世纪七十年代,塑料制品陆续进入生活用具市场,最先是塑料面盆,随后是塑料水壶等。
目前西藏市场上以塑料代替藏式陶器的酒壶、茶壶以及酥油壶约有十种八种,品种多样,做工精致,粗笨的陶器无以匹敌,且显自惭形秽之状。历来深受藏族群众喜爱、样式和透气性俱佳的陶制花盒更是无影无踪,完全被各色式样的塑料花盆取而代之,挤出市场和居家庭院。甚至连供水排污用的pvc白色塑胶管,也被用来做成打酥油茶桶,堂而皇之地占据市场,取代了千百年来沿用至今的松木酥油茶桶。
物极必反,在品种繁多的塑料、不绣钢制品占居日用器具十多年之后,人们才回想起陶制品的好处。陶器没有化学品污染,没有致病物残留,能保持食品原汁源味、青稞酒的甘醇、酥油茶的奶香,还具有保温隔热、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的优点,具有良好环保和生态效益。知识分子阶层、公职人员以及年轻的旅游者首先觉悟,以怀旧心理情结,率先回归自然生态,找回祖辈们使用的陶器、酥油木桶和铜铁器皿,逐步替代或减少对塑料、钢铝制品的使用。更有文化人收藏老旧陶器,作为工艺摆件摆放在居室书房,为现代居家增辉,使之焕发传统工艺历史文化之光茫。有识之士随之吁请政府抢救濒临失传的民间手工制陶,恢复传统制陶工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