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车领先世界,还是与世界脱节?
中国电车到底领先世界,还是与世界脱节?这似乎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但是目前摆在中国汽车面前的,就是中国电车,还没有在海外彻底打开局面。
中国电车海外销量最高的是MG4 EV
虽然比亚迪是中国电车销量冠军,也在积极拓展全球化。但是中国电车在海外销量最高的,是MG4 EV。而试驾过这款车之后,我发现这款车之所以海外销量最高,是因为它很“朴素”!没有冰箱,彩电,沙发,也不强调互联,智驾,卫星通信。它就是一款三电技术不错,操控不错,用料做工都很扎实的纯电两厢车。
此外MG是英国品牌,上汽收购MG的时候,也顺便继承了MG全球的销售渠道,这对于MG在全球大卖也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而MG4 EV在国内的销量,甚至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国内国外的局面截然不同!
中国电车出海难,不仅仅是因为产品
中国电车出海难,第一个原因是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与国外消费者的需求已经出现了偏差。中国消费者喜欢冰箱,彩电,沙发,把车当成了身份象征。而国外消费者普遍把汽车当成是交通工具,这种理念的偏差就导致了中外品牌造出来的车,从造型到配置,都截然不同。
除非是像传统品牌一样,在当地研发,当地生产,否则出海很难。而在当地研发,生产又是一笔巨大的成本,新势力公司很难负担。
除了产品以外,中国电车出海还有多困难。比如说新势力公司目前大部分都还在 亏损阶段,国内市场都没有做好,贸然出海,只能加剧亏损。
还有各个国家对于新能源车的准入标准不同,也增加了出口的难度,车企要足够了解出口地政策,才能满足本地新能源车进出口管理的要求。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在海外销售最好的是上汽旗下的MG,还有吉利旗下的极星了。因为他们本身是欧洲品牌,对当地市场很了解。而小鹏,蔚来,目前在欧洲年销量也就是几百辆,根本不能形成规模化。
再加上欧洲本身对外来品牌有排外情绪,中国品牌进入海外往往采取低价策略,对当地市场造成冲击,反而招来了当地政府的倾销调查。
总之就是从产品,到渠道,从当地政府到普通用户,对于接受中国电车还需要时间过程。
中国汽车产业如何破局?
面对中国电车与世界的脱节,有很多品牌已经做的不错了。首先是开发海外市场受欢迎的车型,代表例子就是MG4 EV还有比亚迪海豚,也包括欧拉好猫。他们都没有追求冰箱彩电,而是把三电系统,续航里程做到最好,价格也很合理,这样的车在海外市场就很吃香。
其次是渠道建设,和供应链体系建设。出口治标不治本,只有当地生产才能长治久安。在这方面,吉利,长城,比亚迪,其实都开始布局海外工厂了。有了工厂就有了配套的供应链企业。当地用户的车坏了就能更方便维修。
更重要的是,在当地建厂带动当地就业,拉动税收,那么当地有关部门就不会再找中国企业的麻烦。
中国电车有没有领先世界现在还不好说,但是中国电车目前确实与世界脱节了。特斯拉能在欧洲,美国,中国大卖。但是中国的电车却只能在中国卖,卖不到欧洲和美国去。当然国家政策是一个方面。我们还是要想办法,打破这种局面。只有这样,中国电车才敢说真正领先了世界。